close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鄒強
  “9·11”之後,美國對恐怖襲擊“風聲鶴唳”。2月19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向各大航空公司發佈安全警告稱,由境外飛往美國的國際航班面臨潛在的鞋子炸彈威脅。公告還稱,據可靠情報顯示,恐怖分子企圖利用藏在鞋子里的爆炸物對民航客機發動襲擊。
  民航客機面臨鞋子炸彈威脅
  在索契冬奧會開幕之前,美國國土安全部曾對飛往俄羅斯的航班發佈過一則警告,稱恐怖分子可能利用隱藏在牙膏內的爆炸物對客機發動襲擊。隨後,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實施一項禁令,禁止從美國直飛俄羅斯的乘客在隨身行李中攜帶任何液態物品。
  不過,美國聲稱新一輪安全警告與索契冬奧會無關。國土安全部還表示,美方的情報並未掌握恐怖襲擊針對的具體航班,以及襲擊可能發生的時間範圍,只是暗示所有從境外飛往美國的航班都存在潛在風險,而美國國內的航班則不在警告之列。
  美國發佈鞋子炸彈警告,究竟是一種常規的安全警示,還是出於對某種實際威脅的擔憂,人們不得而知,但警告無疑造成了民眾的心理恐慌。
  2月20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傑·約翰遜在洛杉磯國際機場舉行新聞發佈會上,就鞋子炸彈的安全警告作出澄清。約翰遜表示,19日發佈的警告只是對航空公司的一種“例行勸告”。
  “眾所周知,人們對鞋子炸彈的擔憂已有數年之久。”約翰遜在發佈會上說,“我們因此會不時更新安全警告,修改相關工作程序,以此保持對各種潛在恐怖威脅的警惕。”
  向全球30個機場發出警告
  鞋子炸彈警告同時還發往位於歐洲、中東和非洲的30多個國際機場,美國特別敦促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機場、英國倫敦的希思羅機場和蓋特威克機場提升警戒,加強對乘客的安檢舉措。
  對此,英國方面採取了隨機抽查方式。希思羅和蓋特威克機場通過網站向乘客提出建議,稱他們在通過安檢時可以穿著鞋子,但遇到安檢人員隨機提出特別要求時,則需將鞋子脫下。
  但荷蘭方面並沒有就美國的鞋子炸彈警告採取特別措施。荷蘭政府打擊恐怖和安全協調員表示,美國發佈的警告“不具備足夠理由,讓荷蘭方面在現有嚴格的安檢措施之外,針對飛往美國的航班採取額外的安全舉措”。
  追蹤分析神秘人擔憂加劇
  美國雖未掌握以鞋子炸彈進行恐怖襲擊的具體線索,但國土安全部的一名官員透露,美方的擔憂並非憑空產生,而是出於對一個神秘人物阿西里的追蹤和判斷。
  美國情報機構發現,位於也門的一個“基地”分支一直在研製能夠摧毀客機安全系統的炸彈,其關鍵人物就是沙特公民易卜拉欣·哈桑·阿西里。
  阿西里曾涉嫌卷入2009年和2010年的多起針對客機的未遂炸彈襲擊事件,美方猜測,此人在數年之後或研製出了某種“新型炸彈”,這一分析加劇了美國對鞋子炸彈的擔憂。
  但對美國發起鞋子炸彈襲擊的鼻祖,卻是英國公民理查德·里德。2001年12月,在一架從法國巴黎飛往美國邁阿密的航班上,里德企圖點燃藏在自己鞋子里的爆炸物實施襲擊,當時客機上載有197名機組人員和乘客。
  陰謀敗露後,里德受到恐怖襲擊等8項指控,對此他全部認罪。美國法院最終判處里德終身監禁,至今他還在服刑當中。
  入境美國乘客恐遭更多搜身
  根據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現行的安全條例,旅客鞋子等物品都屬於核查對象。在發給美國各大航空公司的公告中,國土安全部再次強調機場要加強對液態物品、旅客鞋子和某些化學品的檢查。
  公告要求機場的安檢人員針對旅客鞋子加大使用爆炸物探測器檢測的力度。這一要求主要針對國際機場,美國國內機場不適用新的規定。分析認為,乘坐國際航班進入美國的旅客除了面臨更嚴格的鞋子檢查外,還將受到更多的搜身檢查。
  2001年之前,美國的機場安檢並不要求旅客脫鞋,但在里德鞋子炸彈未遂襲擊事件之後,美國機場開始全面實行旅客脫鞋安檢制度。某些國內機場則相對寬鬆,會對兒童“網開一面”。
  從2007年開始,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在機場推行全身掃描檢查。旅客被要求進入一個透明的玻璃柱體空間,儀器通過背反射和毫米波技術成像,旅客全身上下會被一覽無餘。
  許多民眾反對這種全身掃描,認為侵犯了個人隱私。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於是出台新的措施,拒絕全身掃描的旅客,不管是出於健康原因還是個人隱私考慮,必須接受“強制搜身”檢查,這種檢查對旅客的“私處”同樣不會放過。
  2009年聖誕節“內褲炸彈”未遂襲擊事件之後,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在全美機場加速推廣了全身掃描和“強制搜身”安檢措施,但“強制搜身”很快就引出備受矚目的一起官司。
  2010年11月,31歲的軟件程序師約翰·泰納在聖地亞哥國際機場遭遇“強制搜身”,他用手機全程記錄檢查過程,並警告安檢人員說,如果膽敢觸碰他的私處,他將把安檢人員送入大獄。但到最後,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維護了機場的安檢舉措,泰納受到11000美元罰款的處罰。
  本報記者親歷“特殊禮遇”
  美國國際和國內機場的安檢都十分嚴格,僅脫鞋檢查一項,就有別於很多國家的做法,這極大延長了旅客通過安檢的時間。記者的一個朋友曾提前兩個小時趕到機場,但繁瑣的安檢程序竟讓他生生錯過了國內航班,拿著登機牌到登機口吃了個閉門羹。
  民眾的抱怨促使機場採取一些靈活應變措施。2011年10月開始,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在一些機場開設特別安檢通道,准許經常乘機的旅客穿著鞋子接受安檢。同時,機場還放鬆了2005年通過的一項國會指令,該指令禁止旅客攜帶打火機,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稱這是為了“集中資源探測爆炸物的威脅”。
  但好事有時也會成為煩惱。記者日前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機場等候安檢時,被獲准進入特別安檢通道,該通道的旅客不用脫鞋、不用解皮帶也不用除外套。記者正慶幸獲此“禮遇”,不料過安檢時皮帶的金屬扣引發警報。
  記者隨後被請到一旁,安檢人員用一張試紙在記者的手背上擦了擦,並將試紙插入一臺儀器檢測。記者後來得知,這是檢測放射物的儀器,如果雙手接觸過放射物,就會被檢測出來。只是儀器檢測需要時間,記者完成安檢出來,卻早已經遠遠落在脫鞋子過安檢的同伴後面。
  (原標題:美國發佈新一輪恐怖襲擊警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p75upmk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